//大部分非原创,于他人笔记搬运而来
[TOC]
考试
第一题,公文的阅读理解(标题与正文的结构、表达形式)
第二题,检查纠错一篇公文的格式和表达(校对符号)
第三题,古文断句
第四题,给材料,写一篇公文
标题结构
1.内容结构:发文机关、事由(对公文处理事项的概述)、文种
2.语法结构:定(定语:发文机关和事由,一般用“关于”来连接)中(中心语)结构的名词词组
- 也即是:[发文机关]关于[事由]的[文种]
- 发文机关可以省略,“关于”可以省略,事由可以省略(特别是公告标题,[发文机关]公告)
- 文种不可以省略,但是不宜只有文种
3.文体比较:新闻消息、学术论文、文学作品的标题
4.公文标题的复杂性
(1) 新闻消息标题
- 内容结构:报道对象、行为(状态)
- 语法结构:主谓结构、动宾结构
(2) 学术论文标题
- 内容结构:3种
- 研究对象:《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》 名词 (定中结构)
- 研究对象与研究(著述)方式:《张若虚<春江花月夜>集评》 (主谓/定中)春江花月夜>
- 关于研究对象的学术论点(研究对象与假设性描述):《一个醒的与八个醉的——杜甫<饮中八仙歌>札记》(主谓/定中) “醒”“醉”——假设性描述
- 语法结构:各种名词词组,动宾结构、主谓结构
(3) 小说标题
内容结构、语法结构:多样化
正文内容结构
缘由:事项的理由;
事项:当下做出的决定、安排(办事的内容);
结束语:与事项相关的固定性短语
缘由:事项的理由
- 事实依据:事实、原因、意义(评议)
- 目的依据:动机、目标、效果
- 权力依据:法规政策、会议精神、上级指示
顺序:一般来说,是事实→目的→权力。但如果是领导的指示,有可能会优先权力。
正文结构类型
单一结构
一组缘由+事项
并列结构
多组缘由加事项的并列组合
复式结构
在全文总体事项之中又包含着缘由加事项的结构(递归嵌套)
如:……..,现通报如下:
…….
……
正文的表达形式
过渡句:现将……通知 | 告知(不同的文体,动词不一样);通知只能用“通知” |
简短式
缘由和事项没有过渡句
标准式
缘由和事项之间有过渡句
综合式
在过渡句前面有一个概述的事项(不需要为了……之类的) 简短式与标准式的融合(缘由、概述的事项、过渡句、详述的事项)
为了…目的依据 根据:事实依据 市政府决定…会议:事项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过渡句
缘由在公文正文中可以省略,因此判断要素为是否有过渡句、是否有概述的事项
标准式和综合式重要的判断依据在于前面是否有概述的事项
校对
一、定义 对照原稿逐一核对校样 二、标准与方式 标准:百分百正确 方式:单独校对,合作校对 三、校对符号 表达了校对要求的特定图形
分类
- 改动字符的符号 改正号、删除号、增补号
- 改动字符位置的符号 对调号、接排号、分段号、转移号、平移号(上下、左右)、排齐号、改动上下角号
- 改动字符间空间距离的符号 加空号、减空号
- 其他
四、注意事项
- 用笔:不能用铅笔,用色笔(墨水笔或圆珠笔)红色为宜
- 正确使用校对符号 避免三种错误:①用错符号 ②写错符号 ③位置错
- 书写要清晰整洁,校对的引线要引到空白处,尽量避免交叉,如需要交叉,用不同颜色笔
- 为避免漏看符号,可在该行空白处再标一下这个符号以示提醒
- 必须依据原稿逐一校对,不能擅自改动原稿。先与起草员联系,如涉及内容,要经签发人(领导)同意,由起草员改动
- 要特别检查那些容易出错的地方,数字、格式、附件、专有名词
- 注意保密